小提琴
小時候,親戚朋友們說我的手指長,很適合學琴。聽得我飄飄然,老是嚷著要學琴。當時住九龍城寨,媽媽以家中地方狹窄為由,拒絕了我。後來搬了家,我又重提舊事。媽媽依然以家小為由來拒絕我,我轉移向爸爸提出。爸爸疼我,不想我失望,便替我勸服媽媽。但家中真的沒法騰出地方來放鋼琴,更何況鋼琴昂貴,於是我改學小提琴。忘了頭一回提起琴的心情,我想是虛榮感高於一切。一年多後,爸爸過身,家中頓失支柱,我也不再學了。當時,我沒有跟老師說,倒向琴行的職員交代。那位小姐問我幹嗎不學琴,我只咕嚕地說句「不學了」。
六年後,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我又執起提琴,拉出一段又一段的樂章。這次的時間比較長,學了三年多,後來又因入大學而停了。小提琴便一直擱在家中一隅,我沒有再拉,它也沒有再哼唱一聲。小提琴是較難學會的樂器,我的耳朵不靈光,聽不準音調。最難逃的是,我的手指根本不怎麼長,更莫說什麼適合學琴的臭話。然而,它音色淒美優怨,像個低下頭來思慕愛人的楚楚女子,教人不得不愛。它是我心頭的一根刺。它是那麼的沉重,卻又叫我反覆眷戀。
上年的十一月,獨個兒去看Duel in Concert。看見他們在台上的忘我演出,看見他們在音樂的默契熱誠,看見他們在工作的彼此支持,看得叫人感動。我又想起沉睡中的小提琴,我那多年不碰的小提琴。
報名、換琴線、找回昔日的琴書和譜架……
別了那麼多年,再回來手執提琴的人,不年輕。揹著提琴走進課室,坐在跟前的是一個年輕傢伙。若然,我小時從沒間斷地學習,我會否跟這小伙子一樣,當起老師來?小伙子很善良,沒有叫我難堪,還很有耐性地教導。我總算是個幸運兒,遇到的老師都是好老師。
我仍記得小時候,爸爸幫我調琴音時扭斷了琴弦;我仍記得我生硬地拉出一枚又一枚的音符;我仍記得哥哥來琴行接我回家;我仍記得媽媽囑咐我要努力學習……我仍記得我成長中的小提琴。
六年後,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我又執起提琴,拉出一段又一段的樂章。這次的時間比較長,學了三年多,後來又因入大學而停了。小提琴便一直擱在家中一隅,我沒有再拉,它也沒有再哼唱一聲。小提琴是較難學會的樂器,我的耳朵不靈光,聽不準音調。最難逃的是,我的手指根本不怎麼長,更莫說什麼適合學琴的臭話。然而,它音色淒美優怨,像個低下頭來思慕愛人的楚楚女子,教人不得不愛。它是我心頭的一根刺。它是那麼的沉重,卻又叫我反覆眷戀。
上年的十一月,獨個兒去看Duel in Concert。看見他們在台上的忘我演出,看見他們在音樂的默契熱誠,看見他們在工作的彼此支持,看得叫人感動。我又想起沉睡中的小提琴,我那多年不碰的小提琴。
報名、換琴線、找回昔日的琴書和譜架……
別了那麼多年,再回來手執提琴的人,不年輕。揹著提琴走進課室,坐在跟前的是一個年輕傢伙。若然,我小時從沒間斷地學習,我會否跟這小伙子一樣,當起老師來?小伙子很善良,沒有叫我難堪,還很有耐性地教導。我總算是個幸運兒,遇到的老師都是好老師。
我仍記得小時候,爸爸幫我調琴音時扭斷了琴弦;我仍記得我生硬地拉出一枚又一枚的音符;我仍記得哥哥來琴行接我回家;我仍記得媽媽囑咐我要努力學習……我仍記得我成長中的小提琴。
3 Comments:
努力呀~
有機會學就要好好珍惜!
可況...學琴錢是自己出的!不要浪費掉~
JOSEPHINE:
你好。突然留言給你,真的不好意思。早一陣子,我在網上尋找有關陳湛銓教授的資料,於是來看你的網站,看到了你寫從前和現在的文章。你爸爸喜歡的,似乎是陳教授的詩詞歌賦,而我獨愛陳教授以深厚的國學基礎,精闢地解釋周易。我真的十分喜歡他所寫的「周易乾坤文言講疏」,書中大量引用儒家經典,解釋乾坤文言的內容,真的今人嘆為觀止。如果令尊還有陳教授的易學存稿及筆記,請記得為了留下一份,以便我日後有機會能夠學習到陳教授對易經的解釋。
既然有緣來到,我也希望能與你交個朋友,我在SINA也有一個SINABLOG,網址如下:
http://freddy_chu.mysinablog.com
如果有機會,也到我的SINABLOG留個言吧,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見啦。
阿東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