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anuary 11, 2006

我愛的 — 林夕

考試過後,總會情緒低落。畢竟密集式的考試叫人疲憊之餘又精神抖擻,停筆的一剎猶如紅燈前突然收油,急得沒有緩衝點。女人,也許真的是天生購物狂,只要花點錢,心情便好過來。因此,考試過後,也是大灑金錢之時。
那麼,便往鬧巿去,尋找我愛的林夕。

記得考試前跟友人說:「考試後才可買林夕字傳,否則我必會日聽夜聽歌詞。」應該是——由於林夕,我開始留意歌詞這回事。
以往只愛旋律的美,不管詞。然而,他的一首詞,讓我知道填詞人的名字在哪。忘了是哪首歌,只記得填詞的是林夕。從此以後,每聽流行曲,先留意歌詞。有時,甚至不愛旋律反愛其詞。

總覺得林夕偏心,偏愛王菲、黃耀明和楊千嬅,三人中尤以王菲為甚,《寓言》整張碟就是由林夕一手包辦。首五曲串連成一個故事,其餘的以兩種方言交織截然不同的感情。印象中,林夕是第一人:一人寫一張碟。後來的wyman也曾為陳奕迅包辦一張碟,已是好幾年後的事。
但原來,林夕最疼愛的是楊千嬅。


喜歡林夕,喜歡他的詞。他的確是個文人。
我從來都覺得,也單純地相信,文人是世間上最誠實的人。作者透過文字來道出自己的心靈深思,誰會像他們那麼坦白?口說的若不可信,寫的總是比較真。

文字是否都教人陶醉?可不是。林夕是文人,他寫的不是一件事,他寫的是一個故事。寫得好是故事,寫得平凡是一件事。他寫的故事,隱秀一己之思,教讀者各遇其情而自得。記得一位前輩說過,一篇作品若然寫來叫人動情,叫人聯想萬千,便是好作品。

生活旅途中,難免會有「濫情」之時。將情感無限放大地寄予在流行曲的歌詞上,歌曲從此成了timeline。
分手時的「請勿回望,請勿善忘。」(下一站天國);
回首時的「離開,不應再打攪愛人對不對?」(假如讓我說下去);
錯過了的「想親口跟你說一句:重新愛下去」(交換溫柔);
受傷時的「受過苦的笑容,才特別耐看」(明日有明天);
好友幸福時的「分半點福氣給我,不准留低我一個」(姊妹)……還有:
寂寞的「人為何不開心,想一天到晚興奮,但願做什麼都滿分,討好眾人,換來自己,抖震」。(樓上來的聲音)

2 Comments:

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你讀文心雕龍讀到上腦了~~

10:42 PM  
Blogger Jo said...

我那麼愛康康,當然不會忘記他教過我的東西啦﹗哈哈﹗

12:47 AM  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