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December 24, 2006

沒有書信的日子

從來,都認為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;作家,則是人世間最誠實的人,透過文字,他們表露了自己最真摯的情感。
今期明報周刊的主題是:沒有書信的日子。乍看封面上一封封不同字體的信,心裡透出一陣酸溜溜的味道。回想多久沒收到信?不管是朋友還是情人,一封親手寫的信件,都是少之又少。收到的,大多數都不過是銀行賬單或是水費電費單。漸漸,我們都不再等待,不再等待別人的來信,即使是電郵,我們也懶得發。
小時候,爸爸因工作而漂洋過海,每年只回家數天,寫信成了彼此的習慣。一字一語,或是一紙塗鴉,都是暖烘烘的message。看過《Little Women》嗎?故事中的爸爸是個隨軍牧師,留在家鄉的媽媽每逢收到信件,都會跟四姊妹們圍坐著閱讀信裡內容。內容不多,隻字片語報個平安而已。我爸的信不只片言,但都是些閒話家常,東拉西扯的話。然而,最重要的還是那一點一橫的字,見字如見人,足可解相思之苦。
我很少收信,情信更少。除了初戀的那位男孩和一位不能打動心窩的有心人外,其餘我所愛的,都沒有寫情信給我。可笑的是,我寫的較多。面對深愛的人,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失去分寸,尤其著緊的,尤其短暫。言語表達不了的,唯有依靠文字來傳遞。
可是,我所愛的,我最愛的,都不愛文字,不愛閱讀,文字的功用驟然消失,我仿佛連最後的途徑也失卻。結果,我跟我愛的,如書信般,不再往還。
也許,我該先寫那封情意深重的家書,再等待那或許寄出的信。
只是,我連對方的地址也遺失。

1 Comments:

Blogger Gi Lam said...

記得你曾送我一篇小說手稿, 也算是「書信」之一。

11:32 PM  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