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憚娟。
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憚娟」兩句出至蘇東玻詞。當年是宋神宗熙寧九年,東玻被貶,適中秋夕,月色如畫,遂歌其《水調歌頭》。過往,中秋節是古人最重視的日子之一,其餘的便是新年和清明。中秋寓意團圓,東玻當時離鄉赴任,除了承受貶官之痛外,還要獨個兒過此佳節,心中之苦,可想而知。
最愛其下片的數句: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憚娟。」憚娟即月光之意。謝莊《月賦》:「隔千里兮共明月。」
小時候,家住九龍城。因機楊的緣故,那區的大廈全都蓋得矮矮的。家住十樓,十三樓已是天台,跟現在的樓房相比,遠矣﹗
記得某年的中秋,沒有雲,沒有雨,好好的晴空朗月。那年的中秋,爸爸行船回來,跟我們一起過節。吃過晚飯,我和哥哥妹妹們急不及待地穿上拖鞋,提著燈籠走到天台去。忘了燈籠的款式,肯定的是紙製,大概是天馬、兔子或熊貓等造型吧﹗媽媽拿著生果和月餅,爸爸則提著竹篾和刀叉,徐徐而來。吃著月餅、?子、小芋……媽媽只懂弄給我們吃,我們只懂從媽媽手中拿過來吃。
吃飽了,我們三個小壞蛋圍在一旁玩燈籠,點?燭。燈籠?燭有什麼好玩,不久便悶著。接著點突如其來的蟑螂竟為我們帶來一點生氣。拍打牠,牠反肚。丟牠到火堆中,「?啪?啪」地燒,像BBQ。兒時總是勇敢一點,現在的我看見蟑螂老早便跑掉,還能待在火堆旁看牠BBQ嗎?
離開九龍城寨,別了那天台。遷到新居去,家住十三樓。可惜,此十三不同彼十三,十三樓不再是天台。翌年,爸爸在中秋前夕離開了。離開的早上,他還在吃早來的水晶梨。後來,我沒有再嚐水晶梨。
數年前的中秋,年輕的我頭一回跟同學們通宵在外遊玩。一行十多人,拿著月餅,到7-11買啤酒,浩浩蕩蕩地走到尖沙咀海旁去,無聊地吹風賞月。真不知從何來的傻勁?現在的我可不會如此作,喝啤酒、通宵、吹風,還是年輕的才花得起。
還有那年的秋,我和教會的三個姊妹,提著電筒,一行四人地走到後山去。近家的關係,我只穿上拖鞋一雙。結果,在上山途中,其中一隻破了。其中的一位姊妹情急生智,竟想到用自己的鞋帶,把拖鞋跟我的腳綁上。那晚,就這樣,我跟她們上山落山。幾年後的今天,那位借鞋帶給我的姊妹要結婚了,其他的兩位也各自有了新的生活。結伴上山過節的日子,該是可一不可再吧﹗
今年,我獨自走到銅鑼灣去,看看書、造造夢、四處逛。其間朋友的出現、大家的短訊都教人窩心,叫我這個中秋節快樂。不在旁的你和妳,雖不至分隔千里,但也願共憚娟。
最愛其下片的數句: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憚娟。」憚娟即月光之意。謝莊《月賦》:「隔千里兮共明月。」
小時候,家住九龍城。因機楊的緣故,那區的大廈全都蓋得矮矮的。家住十樓,十三樓已是天台,跟現在的樓房相比,遠矣﹗
記得某年的中秋,沒有雲,沒有雨,好好的晴空朗月。那年的中秋,爸爸行船回來,跟我們一起過節。吃過晚飯,我和哥哥妹妹們急不及待地穿上拖鞋,提著燈籠走到天台去。忘了燈籠的款式,肯定的是紙製,大概是天馬、兔子或熊貓等造型吧﹗媽媽拿著生果和月餅,爸爸則提著竹篾和刀叉,徐徐而來。吃著月餅、?子、小芋……媽媽只懂弄給我們吃,我們只懂從媽媽手中拿過來吃。
吃飽了,我們三個小壞蛋圍在一旁玩燈籠,點?燭。燈籠?燭有什麼好玩,不久便悶著。接著點突如其來的蟑螂竟為我們帶來一點生氣。拍打牠,牠反肚。丟牠到火堆中,「?啪?啪」地燒,像BBQ。兒時總是勇敢一點,現在的我看見蟑螂老早便跑掉,還能待在火堆旁看牠BBQ嗎?
離開九龍城寨,別了那天台。遷到新居去,家住十三樓。可惜,此十三不同彼十三,十三樓不再是天台。翌年,爸爸在中秋前夕離開了。離開的早上,他還在吃早來的水晶梨。後來,我沒有再嚐水晶梨。
數年前的中秋,年輕的我頭一回跟同學們通宵在外遊玩。一行十多人,拿著月餅,到7-11買啤酒,浩浩蕩蕩地走到尖沙咀海旁去,無聊地吹風賞月。真不知從何來的傻勁?現在的我可不會如此作,喝啤酒、通宵、吹風,還是年輕的才花得起。
還有那年的秋,我和教會的三個姊妹,提著電筒,一行四人地走到後山去。近家的關係,我只穿上拖鞋一雙。結果,在上山途中,其中一隻破了。其中的一位姊妹情急生智,竟想到用自己的鞋帶,把拖鞋跟我的腳綁上。那晚,就這樣,我跟她們上山落山。幾年後的今天,那位借鞋帶給我的姊妹要結婚了,其他的兩位也各自有了新的生活。結伴上山過節的日子,該是可一不可再吧﹗
今年,我獨自走到銅鑼灣去,看看書、造造夢、四處逛。其間朋友的出現、大家的短訊都教人窩心,叫我這個中秋節快樂。不在旁的你和妳,雖不至分隔千里,但也願共憚娟。